三月,大地复苏,万象更新。
第十届全国美展金奖画家,来自北京的骆根兴,与第十一届全国美展金奖画家,广东的李节平, 在大塘艺术驿站百年古校的映衬下,一盏香茗,一壸甘啡,进行一场南北艺术对话。
关于全国美展的对话 . 大型主题性创作中画家与作品的精神性呈现和追求 今年是第十四届全国美展的举办年,全国各地的很多艺术作者都在准备着这五年一届的艺术大展。为此,我们有缘邀请到骆根兴、李节平二位老师与我们分享他们的创作理念与历程。(以下简称骆老师、李老师,主持人林丽红,简称主持人。)
骆根兴《东风第一枝——火箭军某导弹旅》300×800cm 布面油画 2017年
主题创作,我是出于情感的需要。当某个事情,某个人或某个情景等,在情感层面上深深地触动了你时,就不是那种可画可不画的心态,会产生渴望而必须去画的决意,甚至晚上睡觉的时候都在琢磨这个事情。当然还有一个能力的问题,画这种写实的画,它的造型、组织、画面的控制、情景等,以及人物的情绪通过用什么手段来表达出来,这些都是画家需要考虑的。这些是基本的诉求,但最重要的还是情感的表达。
骆根兴《满腔热情支持巴黎公社》250×700cm 布面油画 2018年
主持人:
骆老师您创作了许多大型主题作品,很佩服您的这种毅力,以及对创作中的情感投入,让我们享受到作品带给我们的一种视觉震撼与精神力量。同时,我们也请李老师与大家分享您第十一届全国美展金奖作品《小夫妻》的创作过程与体会。
李老师:
当年我还不是画院签约画家,在一个文化机构工作。平时是踩着单车上班,会随身携带一个小相机,路上遇到感兴趣的素材就随机抓拍下来,暂时不管它有没有用。
李节平 《小夫妻》 190×160cm 布面油画 2009年
当年我住在部队的一个大院里,那时大院恰好装修改建。其中有五对农民工夫妻,平日也会与他们聊一下家常。有天下班刚好见到其中一对最年轻夫妻在抹一道墙,当时我马上停下单车,赶快拍下这一场景。“小雅” ,随着我的声音定格了这一情景。油画作品《小夫妻》正是立足于抓拍的这个瞬间,再进行深度创作。摄影有时能捕捉到一些真实的场景,有了素材和平时对生活的细微观察,就可以从中挖掘到一些有意思的内容。
我在城市长大,不太熟悉农村的情景。但我本能地关注着这一农民工群体,觉得这题材可画。我用最简单朴实的绘画语言表达了这一题材,画完后觉得基本表达了我的感受,特别是这代表了当年在全国各地农民工的普遍形象。它不是什么高大上的,口号式的视角,而我觉得这恰恰是我们社会最真实的现状。
李节平《远望》150×100cm 布面油画 2017年
骆老师:
当时有很多表现农民工题材的作品,李老师的触角表现农民工普通的工作生活层面,但他表现出了温情,夫妻相互合力,共同担当,这种情景让人感觉心里很温暖。这与其它表现农民工作品就不太一样。它选取了很小的一个视角,却非常感人,非常质朴,非常有温情。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,就是画主题性创作,是不是都要大题材,大制作,大场面,多人物。是否应这样?不一定,这幅作品就仅是通过二个人物,把我们这个改革开放年代,农民进城这一真实的状态在历史上留了下来。这是历史的反映,这样的作品以小见大,从某种意义上就是大题材、大制作,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创作经验。
李老师:
当年第十届全国美展骆老师那幅作品我也看了,我很震撼,画得苍劲有力而洒脱,真的画出了西北的那种环境与氛围,画中人物显得坚毅而自信,有一种无畏乐观的精神风貌。巧合的是,骆老师又是十一届全国美展的评委。
骆老师:
我们评委是从专业的角度看作品,实际上很多重要作品能留下来而影响大,重要的是老百姓能感动。如果老百姓看不懂画,这就脱离了社会现状。还有牵涉到一个问题,我们的主题创作,它的精神性与精神思想是画家须思考的重要部分,主题创作不单是生活的反映,还需要上升到精神层面。你要有手段、有方法、有技巧,有视觉表达方式等等。而个人各个方面的修养,其艺术观、价值观、学术的品格定位,运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。这些都是构成一幅作品成功的基本要素。全国美展已经办了十三届,从它发展的脉络上,能整个反衬到我们新中国的发展变化,时代的发展就在某些作品中呈现。不同时期不同表现,当你的作品体现大家在这个时代共同的精神诉求的时候,那你就会成功!
主持人:
谢谢二位老师的精彩分享,骆老师的《西部年代》是具有历史性的一个重大题材。而李老师的《小夫妻》给我们的感受就是当下平民一个工作生活状态。它们不因题材大小而分轻重,却同样以情感打动了观众。接下来,我想请两位老师对目前国内的艺术形态进行一些评析,以及与大家分享自己艺术探索的心路诉求。
当下国内艺术形态的思考及自我艺术探求的方向
骆老师:
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,我最早学画国画,后来是版画,现在是油画这么一个过程。我画画的动机,就是必须与我的精神世界以及对事物的看法,要能体现出来。画画毕竟是技巧性的,那么你在里边能否找到画画的乐趣,然后你在这乐趣当中留有成就感,还能觉得对自己所从事的艺术有进展,不一定非要有什么大的贡献,这太遥远了。在你的创作范围里能找到自己的东西就够了。我以前画国画,从这个经历中吸取其章法、笔墨等,这些会自然渗透到创作中。而版画的一个特点,要从简单的工具中表现出其丰富性,要提炼、概括、有条理,这是版画创作的一个过程,这些理念也可融入主题创作中。我有个想法,中国油画在学习西方油画的基本东西掌握之后,就应该和中国人的精神、中国人的审美趣味结合起来,体现出自己的民族性。从造型、色彩上切入这种意识,这里面带有共性,把中华传统文化的意念植入到创作中。
主持人:
非常感谢骆老师!现在请李老师也与大家分享在艺术探索中的感受。
李老师:
我曾到欧洲游学,看到了大量的西方油画作品,特别是一些主题性创作。结合我们国内的一些重大题材创作,包括每一届全国美展的创作,总觉得我们的作品中在精神层面比较弱,这个精神性从哪里来?在西方的古典文明里有着深厚广泛的悲剧意识,因而产生了大量的悲剧作品,比如原始神话、文学戏剧、哲学和批判精神等。中国也有悲剧意识,比如孟姜女哭长城,但这样的作品太少,在华夏文明里大多讲的是和文化。西方文明的这个悲剧意识延伸到精神层面,便产生了大量的批判性作品。我们从委拉兹贵支、戈雅、伦勃朗、柯勒惠支他们的那些大型作品中看到,除了技法、技巧、画得好,还蕴含着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,散发出那个时期的精神面貌。毕加索的油画作品《格尔尼卡》,虽然是抽象的塑造,但它极具形体符号的视觉语言依然能从精神上带来震撼。戈雅有了晚年变法的那批表现底层民众的天马行空的作品,才成就了他世界一流大师的艺术。骆老师的《西部年代》一看就是表现出那个年代的感觉,人物表情和场景的表现,都极具有时代性而富有感染力。我们看西方的经典艺术作品,确实能吸引你,深入到你的灵魂中,这是我们一些作品所欠缺的。
反观我们的作品,虽然罗列了很多事物,但还是感到有些苍白无力,没能令人感动。创作者个人文化上精神上感受不够,表达不出来,包括我自己也是这样。我喜欢悲壮、崇高、雄伟这些气质,我也喜欢听这类音乐,听后会感到浑身充盈力量。这跟我从小受家庭环境影响,所受教育相关。这些要反映到我的作品中难度很大,我没有这样的才华,但我始终有这种意识,有了这个意识,你可以从中找到方向并为之努力。
中西方不同的文化,各有不同的诉求与表达。当下我们国内的创作,大多仍停留在浅层表面,还缺乏真正能打动人心的传世佳作。
李节平 《到广州去 到黄埔去》 160×230cm 布面油画 2023年
骆老师:
要追寻这个原因,是要挖掘人内在本质的东西。如果能深入到这个层面,那么就能让人有深刻地感受,能够内心碰撞而产生火花。当今社会的需求,需要对社会各个层面有更深层次的思考。现今创作一个特别需得关注的问题,是现今画家都较注重形式,但仅做到作品有形式感是不够的,缺乏情感的融洽,缺乏精神上的关照,这样的作品是走不远的。
侨乡碉楼建筑群落写生与创作的体会
主持人:
我听了二位老师对艺术理念的解析与思考,深受教益。这几天骆老师在台山也画了不少写生作品,请骆老师说一说在侨乡写生感受。
骆老师:
2005年曾来过开平写生,此次与上次不同。虽然时间不多,走的地方也少,但感受不一样。这几天在梅家大院老街的感受特别深,它那种经受岁月侵蚀的楼房,非常有历史感。它既有中华传统的建筑,又穿插了许多欧美的元素,显得非常有意趣。这是我非常喜欢看到的东西,画风景好看固然重要,但我更看重它的历史内蕴。
李老师:
这是个历史题材!
骆老师:
还真是个历史题材,是历史题材的风景呈现。但由于时间关系 ,还未能找出内心诉求的那种对碰心境出来,可惜时间有限。
李老师:
争取多来侨乡,画系列作品。
主持人:
欢迎骆老师常来台山,非常感谢骆老师的写生心得分享。李老师同样画了很多侨乡题材的作品,正在创作一件史诗般的与碉楼相关的侨乡历史题材作品,请李老师透露分享一下。
李老师:
碉楼遍布广东台山开平等地方,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次见到,心中很是震撼,怎么这里有这么多的中西风格的建筑呀!我非常激动。正好一个机会来江门台山,与中山、江门的油画家徐明、吴锐鸿一起写生,对碉楼的逐渐认识,触发了我们讨论创作一幅侨乡历史长卷油画。
为此我们花了很长的时间搜索素材、史料、书籍,到各地写生取景航拍,与各地研究侨史的专家探讨侨乡历史起源。
“百年侨乡 · 世纪碉楼”素描创作稿
“百年侨乡 · 世纪碉楼”色彩创作稿之一
“百年侨乡 · 世纪碉楼”色彩创作稿之二
我花了半年时间,梳理了江门的华侨历史和碉楼的兴衰脉络,初步形成了一个素描稿。我又结合大家意见画了个色彩小稿20世纪90年代专家意见创作了第二个色彩稿,力求真实还原侨乡的历史轨迹,而在艺术表达上能呈现史诗性品质。“百年侨乡 · 世纪碉楼”整个画幅长60米高1.6米,分几个段落表述:自然灾害、漂洋出海、回乡建设、辉煌时期、抗日时期、建国新兴、改革开放、“一带一路”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等近现代侨乡各个时期的历史进程。这幅作品还将根据各个阶段另再绘制与之相关的人物典故,以丰富其体裁。
这幅长画已画了数年,在不断充实中,将五邑地区各个建筑风物景观与人文连接起来,将来给碉楼留下一个见证。这幅作品完成后,期望将有一个归宿,最理想是为它建造一个博物馆,缅怀过去,呈现给当代与未来。
主持人:
李老师团队的侨乡主题创作非常难得,碉楼的前生今世将有一个全方位的艺术呈现,非常令人期待。也非常期待骆老师常到侨乡来写生采风。非常感谢二位老师接受我们的采访。
此次艺术对话,非常难得的是共同具有军旅经历的二位艺术家,一起煮茶论艺,他们各自的艺术表现与艺术理念不同,有各自的艺术情怀,但他们同样秉持一个观点,就是作品要有精神性。而不管你的作品是宏篇巨制还是平常之作,不管是传统风格或是当代观念,其艺术精神也是具有共性的。
南北两个金奖作者在大塘艺术驿站对话。
骆根兴老师此次来台山侨乡,游历了台城旧街区、四九南村、端芬梅家大院、斗山浮月村等地,其中对梅家大院老街区情有独钟,斑驳而富于肌理质感的建筑群让他为之沉醉,为此画了老街区的多幅作品。
在端芬镇梅家大院老街区写生
在斗山浮月村搜集素材
在大塘艺术驿站连廊写生
碉楼瞭望枪孔外另是一番天地
在南村画室进行人物写生示范
是鸿篇巨制因应今年十四届全国美展的作品征集,对来自各地的艺术作者进行创作辅导。
此外,写生之余,与广东美术界人士进行深入的学术交流。他们一起在台山写生,一起探讨艺术趋向。
与广东写意油画学会主席杨尧教授进行交流。
与广东画院油画家李节平及艺术机构人士进行深入的交流。
骆 根 兴
骆根兴简历
1955年生,河北省深县人。
1986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,2004年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材料工作室进修,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六,七、八届理事,中国美术家协会首届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艺术委员会委员,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三,四届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,中国油画学会第三,四、五、六届理事,北京油画学会副主席,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,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研究员,中国文旅部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艺术指导专家,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油画评委,参加全国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,文艺创作室专职画家,国家一级美术师。
作 品 展 示
《侨乡行之一 · 梅家大院》60×80cm 布面油画
《侨乡行之二 · 梅家大院》60×80cm 布面油画
《侨乡行之三 · 梅家大院》60×80cm 布面油画
《侨乡行之四 · 梅家大院》60河北省深泽县 布面油画
《侨乡行之四 · 人像》80×60cm 布面油画
《侨乡行之六 · 梅家大院》60×80cm 布面油画
《侨乡行之七 · 大塘艺术驿站》80×60cm 布面油画
《侨乡行之八 · 大塘艺术驿站》80×60cm 布面油画
《侨乡行之九 · 大塘艺术驿站》60×80cm 布面油画
李节平
李节平简历
四川成都市人。1987 年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进修结业,1991 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。2010 年调入广东画院,现为广东画院专业画家,国家一级美术师、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、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。2009年第十一屆全国美展中国美术创作奖·金奖,2010年被评为广东省“新世纪之星”,2011 年获中国美术家协会“中国中青年美术家海外研修工程”公费派遣,赴欧洲多国考察研修,2012 年7 月毕业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列宾美术学院首届夏季研修班。2013年 获“广东省第九届鲁迅文艺奖”。作品被中国美术馆、国家博物馆、广东美术馆、广东画院、广州艺术博物院等机构及个人收藏。作品数十次入选全军全国美术作品展览。
作 品 展 示
李节平 《意大利老人》 40×30cm 布面油画 2011年
李节平 《落日•游离者》 170×75cm 布面油画 2012-15年
李节平《俄罗斯女人体 》 60×40cm 布面油画 2012年
李节平《波搭的远方》 175×75cm 布面油画 2013年
李节平 《台山碉楼之一》 60×50cm 布面油画 2015年
李节平 《古民房》 60×80cm 布面油画 2016年
李节平《拜石檀》 60×80cm 布面油画 2018年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